0358-2231258
6:00-22:00 ( 周一至周日 )
十三五以来,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持续深化改革,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,农村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日益完善,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。
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,建设寄宿制学校。近年来新建改建农村中小学700多所,其中建设标准较高的农村寄宿制示范校240所。现有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近400所,小学寄宿生约30%,初中寄宿生约80%。
实施薄弱学校改造,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。我市在一期“薄改”中争取投资4.2亿元,用于设备配备(图书、仪器、多媒体)、改扩建学校和农村学校食堂建设。二期“****改薄”中,规划资金总需求15.4257亿元,其中中央专款9.9342亿元,省级财政资金1.976亿元,县级规划配套资金3.5119亿元。规划校舍建设面积36万平方米,投资8.76亿元,设施设备购置6.66亿元,其中购买图书264万册、计算机4万多台、多媒体教学设备1.4万套、实验设备21万台件、音体美等器材9万多件。工程实施主要面向农村中小学,以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工程目标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满足基本需要,教师配置合理,数量、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。所有学校建成干净整洁、环境优美、文化氛围浓厚的卫生校园、绿色校园、书香校园。
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。几年来全市分别补充教师共6000余人,教师队伍加入了生力军,整体素质得到提高。提高农村教师待遇,柳林等8个县为农村教师发放每月100——800元的生活补助,临县等4个连片特困县****下拨对教师特殊津贴奖补资金,每年近1000万元,人均每月300元。各级明确加大农村教师表彰比例,明确加大职称晋升中农村教师政策优惠比例,以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。实施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,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,提高农村教师生活条件。
政策倾斜优先保障寄宿制学校。在经费补助、救助贫困等方面倾斜。实行“两免一补”,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比例达到30%——70%,补助标准每年小学生1000元、初中生1250元。近年农村学校食堂建设投入1亿多元。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。重视寄宿制学校的食宿、卫生、****工作,把学生的食宿等后勤保障作为首要条件,保证住校生的生活水平高于当地老百姓生活水平,同时增加营养,保证吃到蔬菜、肉蛋奶等。
加强小学学区和初中教学联合体建设。我市推进小学学区、初中联合体建设,在学区内建立捆绑评估考核制度。学区(联合体)内城区教师每人每年下乡不少于一周时间。全市建立了小学学区57个,初中教学联合体39个,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,缩短了强校与弱校的差距。
实施“双十工程”,加强农村教育。政府层面十项工程包括:****改善办学条件工程、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工程、校长教师队伍提升工程、温暖农村教师心灵工程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工程、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工程、推进学区联合体建设工程等。学校层面十项工程包括:德育工程、学校教育设施“四开放”工程、推进“双增双减”课程改革工程、创建快乐校园工程、师德量化考核工程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程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程、爱我家乡教育工程等。全市围绕“双十工程”,在全市农村创建200所素质教育特色学校,带动农村教育发展,促进吕梁教育****提升。
![]() |
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及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传递法律声音。 版权和**终解释权归原创者,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有争议请联系我们。联系电话:17118033338 版权所有:百姓新观察 备案号:晋ICP备19001569号-1 |
![]() |